起底A股港股回购“先锋”:20家公司年内合计“扫货”576亿元

  记者 麻晓超 陈锋 北京报道

  近期上市公司大宗股票回购不断引发市场关注。前有腾讯控股于港股连续几十个交易日回购、耗资已超百亿港元,后有中国石化(600028)在A股抛出一份最高25亿元的回购预案。

  两个市场的回购热情似乎正不断升温。数据显示,A股年内实施了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已逼近去年全年总和,而港股年内回购金额更是已远超去年全年,两个市场回购金额排名前十的20家公司年内合计扫货576亿元。

  “在上市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公司回购股票的行为体现出对自己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看好长期发展。但从今年的宏观环境来看,因经济景气度较低,实施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也体现出在当前的宏观环境下,资本市场对整体上市公司资本价值的低估。”经济学家、增量研究院院长张奥平向《》记者分析称。

  数量已逼近去年全年

  A股市场早年回购规模较小,抖客网,2018年《公司法》对股份回购条款进行专项修改后,上市公司回购热情被点燃,随后几年的回购金额均远超早年数据。

  从季度口径看,根据方正证券研报,2018年第四季度到2019年第三季度为A股一轮回购高峰期,期间各个季度实际回购金额均超250亿元,2020年第三季度到2021年第三季度为又一轮回购高峰期。

  今年A股大盘指数震荡加剧,上市公司回购热情再次升温。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已实施的回购规模突破300亿元,第三季度虽未结束,但目前规模也已逼近250亿元。

  从公司数量口径看,截至9月20日,今年内实施了股票回购的公司约960家,相比之下,去年全年才990家。

  不过,年内已实施的回购金额约76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要低。这背后,上市公司通常分步执行回购方案、而非一次性将“预备弹药全部打光”,可能是原因之一。

  除了已进入实施阶段的回购方案,还有大量公司公布的回购预案尚未实施。今年4月,沪指触及2863点后走出一波强势反弹,于7月到达3424点后又开始震荡回调,近日已调整至3100点左右。

  最近几个月,月度发布回购预案的上市公司均有数十家之多,一些白马股更是抛出大手笔回购计划。

  比如,8月29日,中国石化发布通告称,公司拟使用不低于人民币12.5亿元,不超过人民币25亿元的自有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

  对于回购目的,中国石化称,因公司股票收盘价格低于公司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为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增强投资者信心,综合考虑公司财务状况、未来发展及合理估值水平等因素,拟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股份回购,以推进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相匹配。

  截至9月20日,上述中国石化回购计划尚未实施。

  A股年内十大回购“大户”

  白马股一直是A股回购的“中坚力量”。

  2021年,格力电器(000651)、美的集团(000333)、中国平安(601318)、宝钢股份(600019)、中国联通、海尔智能、京东方A、歌尔股份(002241)、国电电力(600795)、上汽集团(600104),用于回购的资金规模依次位列A股前十,前两名规模高达218亿元、138亿元。

  此外,当年斥资亿元以上用于股票回购的公司有近200家。从回购的目的看,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取向。“比如,第一种是公司要‘瘦身’,股本回购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方法;第二种是公司的股价严重偏低,回购是为了未来再增发;第三种是股权结构的调整,通过股票回购做股权激励,或者是通过减少总股本,提高每股财务指标的含金量等等。”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向《》记者表示。

  今年登上前十榜单的公司,与去年也有重合,但前两名的宝座被两家石化领域的公司霸占。

  2022年,原油等大宗商品市场继续剧烈波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公司的股价也呈现了大幅震荡的走势。荣盛石化(002493)股价在2月触及阶段高点后,遭遇了一波快速回调,到3月初时跌幅约30%。此后,该公司便在二级市场开展回购操作。

  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荣盛石化3月以来先后进行了12次回购操作,尤其近段时间,回购操作变得更加频繁,发生在8月和9月的回购已达6次。

  从规模上看,其单次回购规模从数千万元至数亿元不等,累计回购金额约30.5亿元,位居目前A股第一。

  与荣盛石化不同,排名第二的恒力石化(600346)今年的7次回购操作都发生在上半年。下半年虽然还未“发力”,但该公司累计回购规模已达20亿元。

  去年在回购市场“名不见经传”的顺丰控股(002352),年内总回购规模19.996亿元,在排行榜上位居第三。

  传统回购“大户”美的集团、中国平安、海尔智能也挤进了前十,分别为18.98亿元、11亿元、14.3亿元。

  此外,比亚迪(002594)、万科A、三六零(601360)、中联重工也分别以18亿元、12.9亿元、12.6亿元、10.6亿元位列前十。

  港股金额已远超去年全年

  今年港股市场的回购热情,与内地遥相呼应,从增长幅度上看甚至超过了A股。

  数据显示,2021年,港股共188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斥资总规模约380亿港元,而2022年,截至9月20日,已有191家公司实施了回购,总斥资约571亿港元。

  金额大幅增长的背后,两家公司的回购规模突然飙升。

  其一是“巨无霸”腾讯控股。该公司年内回购金额约178亿港元,位居港股第一。

  腾讯控股回购的一大目的,在于对冲大股东的抛压。今年6月27日,腾讯控股的主要股东Prosus(该公司由Naspers拥有大多数股权)及Naspers宣布,计划实施一项长期、开放式的自身股票回购计划,而资金来源是出售持有的腾讯控股股票。

  自此,腾讯控股开启了频繁的回购来应对上述股东的减持,一度连续几十个交易日实施回购。6月28日,该股报收于365.8港元,9月21日收盘,股价报于286港元。

  另一个回购规模飙升的是友邦保险。这家去年回购金额都没有进入前十的保险企业,今年位列港股第二,目前已斥资超160亿港元。

  友邦保险的回购从3月份开始,贯穿了整个二三季度。公司曾于3月11日通告称,董事会已批准一项未来三年通过公开市场回购100亿美元公司股票的计划。

  对于回购目的,友邦保险称,这次股份回购计划代表以往一段时间以来所积累的资本超出公司的需要,当中已计及应对资本市场压力状况及保留资本以实现策略和财务灵活性;股份回购计划可提升股东回报,同时让友邦保险保留其财务实力,以继续投资于可利用的重大增长机遇。

  回购榜第三名汇丰银行,今年的已回购金额相比前两名有很大差距,目前约35.1亿港元。

  其余上榜公司还包括去年也在前十之列的小米,以及长城汽车(601633)、长实集团、中国燃气、中国移动(600941)、药明生物、京东健康。

原标题:【起底A股港股回购“先锋”:20家公司年内合计“扫货”576亿元
内容摘要:记者 麻晓超 陈锋 北京报道 近期上市公司大宗股票回购不断引发市场关注。前有腾讯控股于港股连续几十个交易日回购、耗资已超百亿港元,后有中国石化(600028)在A股抛出一份最高25亿元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147746.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傅金光担任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辞去中国建材集团内多个职务
下一篇:12.77亿元市值限售股今日解禁